1.教師應轉變觀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工作
要想成為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勇于實踐,用于創新,積極從事教育科研工作。*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要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道路上來。"由此可見,沒有研究意識和習慣的教師,就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每個教師必須履行的職責,只有真正才思想上發生改變,主動增強開展教育科研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才能真正成為教育科研的主人。
湖南健康職業學校介紹
就業去向
助產專業畢業生可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和助產士資格證,既能從事助產工作,又能從事護理工作,就業范圍廣,主要分布在各級綜合性醫院和婦幼保健院(所)、婦幼保健管理機構,以及孕婦學校、親子活動中心和月嫂培訓中心等社區婦幼保健機構組織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助產、臨床護理、計劃生育和婦幼保健管理及服務等工作;還可以在涉外護理、醫療保險工作崗位、與本專業相關的其他工作崗位從事與母嬰保健與護理、優生優育等相關的工作。
3.就業前景
我國目前存在圍產護理人力資源短缺、內部結構不合理、人口和地理分布不平衡等問題,國內醫院僅產房助產士的缺口至少有20多萬人,加上產前和產后的護理,助產人員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目前助產士與生育婦女比例為1∶4000,與發達*的1∶1000差距懸殊。*"十三五"規劃綱要165項重大工程項目中第134項:婦幼健康*,提到要新增產床8.9萬張,逐漸與發達*接軌。因此,助產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很大,而我院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職業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近幾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我院連續8年被評為省市招生、就業先進單位。
學校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注重學生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創新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個性發展,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大力推行"一專多能,一憑多證"教學改革,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
技術專業擁有26個實驗室,實驗實訓用房4000平方米。其中,實訓操作室2200平方米。本專業辦學條件優越,配置了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康復治療實訓室16個,主要有運動治療、言語治療、作業治療、物理因子療法、傳統康復治療、康復工程等實訓室,實訓設備300多萬,配備了運動平板2臺和心電圖2臺、純音測聽儀1臺、聲阻抗1臺、耳聲反射1臺等聽力檢查、吞咽治療儀2臺,低中頻,磁療、高頻電療室、紅外線,紫外線,激光、頸腰椎牽引、蠟療,壓力治療、平衡測量儀、PT床(大)4張,PT床(小)20張,PT凳60張,減重步行訓練1臺,站立床2臺,功率自行車2臺,手搖車2臺,步行樓梯1個,平衡杠1個,站立床1臺等實訓器材,可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實訓室可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