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開展相關教育科研講座,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
為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學校可以定期邀請相關科研管理*、*來校做專題講座,也可以聘請相關*從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設計、研究方法及課題報告撰寫等環節對學校某一課題進行具體指導,使教師能夠掌握如何做課題研究,從而對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另外,學校應積極為教師提供一些教育科研的培訓機會,使教師走出去,學習先進的教育觀念,同教育科研*相互探討教育科研工作,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衛校-張家界衛生學校
一、 專業簡介
1.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養、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掌握基礎醫學、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畢業后能在鄉鎮、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和口腔門診(診所)等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從事口腔常見疾病的預防、治療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2.主要課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診斷學、臨床疾病概要、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內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保健學等。
3.就業方向:在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口腔診所等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口腔預防保健等醫療崗位;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4.就業前景:目前我國口腔科醫生與人口的比例是1∶40000,而國際公認的合適的比例應為1∶2000。我國現有口腔醫生2.5萬人左右,而與此同時卻有25億顆齲齒待填充,6億顆錯位畸形待矯正,10億牙周病患者待醫治。本專業畢業生能在鄉鎮、社區基層醫院從事口腔醫療工作、自主創業開辦診所、還能從事與口腔相關的整形美容工作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牙的人會越來越多,口腔醫學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衛校-張家界衛生學校
第五,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我們叫做"雙師型"隊伍,既可以操作又可以教學,有的來自于工廠,有的來自于學校,但是他是"雙師型"的人才,對于提高質量非常重要。第六,要作出制度安排。這個制度安排就是我們要修訂職業教育法,目的是要引導整個社會轉變觀念,對職業教育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把職業教育看成孩子人生發展的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選擇和途徑。第七,在制度上解決現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分離的狀況。也就是建起一種"立交橋"。在職業學校就學的,他想上普通學校可以轉過去,二者可以在一定的節點上實現轉換,搭起一座"立交橋"。同時改變考試制度,目前,普通高校先錄取,然后職業學校再錄取,好像職業學校低人一等,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從制度上做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