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產品是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喜愛的文化產品。發展動漫產業對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發展動漫產業也是確保*的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2006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和鼓勵下,我國掀起了發展動漫產業的熱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2004年以來,*動漫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很多地方把發展動漫產業作為地區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出臺了地方的優惠扶持政策;動畫作品尤其是原創動畫作品的產量迅速增加,2007年已完成10萬分鐘的動畫長片。許多學校也陸續設立了動漫專業及動漫。
但在動漫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動漫基地發展速度過快,數量過多,質量不高,重復建設嚴重。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12月至今,我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共建設了60余個動漫(動畫)產業基地,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25座大中型城市都建設有動漫產業基地。其*家授牌的基地有42個,分別由文化部、廣電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和教育部授牌。與韓國、日本、法國、美國等*以一個城市為動漫產業中心向周邊輻射的發展模式相比,我國的動漫產業可謂“遍地開花”,土地、資金、人力、物力的浪費都較大。
在基地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基地的公共技術服務等平臺沒有真正建設起來,不能滿足企業需求,且沒有解決運營機制問題,設備使用率很低。一些地方以基地建設為名行“圈地”之實,打著建設基地的旗號獲得低價的土地并進行商業開發,基地投資人變成了地產開發商和物業商。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60多個動漫基地的發展模式雷同,出現基地搶企業和基地資源閑置的現象。
第二、多頭管理,且權責不清晰,缺乏統一協調。
動漫產業從創作、播映、出版到衍生產品生產等各個環節由多個部委同時管理。目前,動畫片題材審批由廣電總局主管,漫畫出版審批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動畫片播出平臺(電視臺、電影院線)由廣電總局主管,動畫作品紙媒出版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動漫舞臺劇由文化部主管,商標注冊由工商總局主管,知識產權保護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此外,動漫光盤出版審批、網絡游戲審批、漫畫與動畫的進出口審批、動畫教育培訓、動畫技術平臺研發等由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不同部委交叉管理,各部委權責不清。從近年來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分別批準各自的“動漫基地”、分別主辦各自的“動漫論壇”,就可見問題之一斑。
第三、企業數量雖大,但缺少龍頭企業,缺乏優秀作品。
據*工商總局統計,從2002年到2006年,*動漫類企業從120多家猛增到5470多家。在這些企業中,自主制作能力超過10部、10000分鐘的企業目前只有三辰和宏夢兩家,中小型“作坊式”企業占多數。這些企業主要依靠代加工盈利,原創動漫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盈利模式。據廣電總局統計,2006年我國動畫片產量為8.1萬分鐘,2007年超過10萬分鐘。在這些作品中,缺乏具有國內或國際影響力的優秀作品。
第四、動漫教育盲目發展,畢業生不符合企業需要,人才結構明顯失衡。
人才問題是發展動漫產業的核心問題。目前,動漫產業發展上游缺少高端的創意、編導、項目管理方面人才,下游缺乏市場營銷、國際授權和代理等方面人才。當前,與動漫相關的專業和院系快速膨脹,大部分動漫教育機構師資水平和硬件水平都較低,造成動漫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數量劇增,但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卻相對缺乏。大部分畢業生形象設計、編創能力較低,多處于模仿階段,缺乏創意。在開設動漫相關專業的千余所院校(包括中專及中專以上)中,多數仍在培育制作人員,使制作類人員嚴重過剩、創意及管理類人才嚴重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才整體結構更為失衡。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建議:
一、明確各主管*的權責,充分發揮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的作用。
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按照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體制,整合文化管理機構,構建文化管理新格局。但在實行大*體制改革之前,應采取如下措施改進管理方式:
1、賦予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統籌管理動漫產業的職權。應改變聯席會議只是松散合作、缺乏管理職權的現狀,提高聯席會議的級別,賦予其統籌管理動漫產業的職權。在聯席會議的統一協調之下,加強各主管*的溝通與合作,提高服務能力。
2、通過聯席會議協調,明確文化部、廣電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信產部等相關部委管理動漫產業的內容和范圍,出臺各*管理的權責分工細則,避免重疊和交叉。依據《行政許可法》,公布各部委相關的行政許可內容和審批辦法。
3、在聯席會議的統一協調之下,各相關部委試點建立統一的、固定的辦公場所或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各部委協調一致、深度合作、信息共享的機制。
二、建立統一規劃,健全考核機制,加強對動漫產業基地的管理。
1、由聯席會議對*動漫產業發展布局進行統一規劃,改變各地都在建動漫基地、多個地方都爭創“動漫之都”的局面。在現存區域發展格局的基礎上,選擇一到兩個具有產業集聚優勢和發展前景的城市作為發展動漫的中心城市。對中心城市的動漫基地在政策上進行一定傾斜,引導和扶持這些基地重點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教育培訓平臺、產品產權交易平臺、衍生產品研發平臺和融資平臺,以推動產業集聚。對于正在大力發展動漫產業又沒有被規劃為中心城市的地區,敦促當地*根據整體發展規劃并結合本地區的特點,作出城市特色,實現與中心城市的互補和協調。
2、建立完善的動漫基地評估標準和考核機制,對現有基地進行考核,對不達標的基地進行整改。鼓勵各省、各個基地根據本地實際進行規劃,不必大而全、小而全,要走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增進各個基地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三、統籌中央和地方*扶持政策,重點支持動漫龍頭企業和動漫精品創作。
1、鑒于目前中央和地方*對于動漫產業的發展均有扶持政策和資金,應按照市場規則進行整合和統籌。建議中央和省級的扶持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動漫產品的播出和出版,對原創動漫播出和動漫出版物按照一定標準給予補貼;市級*的扶持資金主要用于對動漫企業的扶持,對優秀原創產品給與獎勵,建立擔保基金、為動漫企業融資進行擔保。
2、推動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按產業鏈進行資產重組,建立2到3個動漫集團。中央*和地方*配合,集中財力扶持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企業或企業集團。
3、由中央財政撥專款進行動漫精品項目扶持。主要由*出資,采取*招標、企業投標的方式,對具有品牌潛質的項目進行重點地、持續地扶持,集*家力量制作*品牌。
4、研究產業發展的有效激勵政策,在稅收、產品推廣、市場準入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對產業予以保護性地、持續地扶持。
四、加強動漫人才隊伍的建設,為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1、盡快建立動漫人才培養的評估機制,健全學校軟硬件條件、師資水平、課程安排、學生畢業考核等方面的考核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學校進行整改或淘汰。引導高校培養各個層次、各個門類的動漫人才,而不僅僅是制作人員。鼓勵高校豐富培養模式,嘗試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方式,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2、建立從業人員資格評定標準,設立資格考試。引導幫助企業進行現有人才的再培養,及時進行知識更新。
提案人:*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