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有很多中醫醫生有技術卻沒有執業醫師證,仍然屬于非法行醫。隨著這兩年對傳統醫學的重視,《中醫藥法》正式頒布實施后,可以說幫助這些民間中醫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那么想要合法開診所,都需要準備哪些?
根據《中醫藥法》有關規定,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和《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草案,民間中醫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備案注冊后即可合法開中醫診所。
1、如何報考《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
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申請表》;
(二)本人有效身份證明;
(三)中醫醫術專長綜述(包括醫術的基本內容及特點描述、適應癥或者適用范圍、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說明等)和能夠證明醫術專長確有療效的相關資料;
(四)至少2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推薦材料;
(五)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的,還應當提供經公證機構公證的跟師學習合同、自公證之日起連續跟師學習中醫滿5年的證明材料(包括師承人員學習筆記、臨床實踐記錄等)、指導老師出具的跟師學習情況書面評價意見及出師結論;經多年中醫醫術實踐的,還應當提供醫術淵源的相關證明材料、從事中醫醫術實踐活動滿5年證明(由所在區域縣級以上中醫藥主管或者所在居委會、村委會出具)或者一定數量患者的推薦證明。
2、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核內容:
根據參加考核者使用的中醫藥技術方法分為內服方藥和外治技術兩類進行考核。
內服方藥類考核內容包括:
醫術淵源或者傳承脈絡、醫術內容及特點;與擅長治療的疾病范圍相關的中醫基礎知識、中醫診斷技能、中醫治療方法、中藥(民族藥,下同)基本知識和用藥安全等。
考核程序分為醫術專長陳述、現場問答、四診技能操作和現場辨識相關中藥等。
考核應當圍繞參加考核者使用的中藥種類、藥性、藥量、配伍等進行安全性評估,根據風險點考核相關用藥禁忌、中藥毒性知識等。
外治技術類考核內容包括:
醫術淵源或者傳承脈絡、外治技術內容及特點;與其使用的外治技術相關的中醫基礎知識、擅長治療的疾病診斷要點、外治技術操作要點、技術應用規范及安全風險防控方法或措施等。
考核程序分為醫術專長陳述、現場問答、外治技術操作等。
考核應當圍繞參加考核者使用外治技術的操作部位、操作難度、創傷程度、感染風險等進行安全性評估,根據風險點考核其操作安全風險認知和有效防范方法等;外敷藥物中含毒性中藥的,還應當考核相關的中藥毒性知識。
注:治療方法以內服方藥為主、配合使用外治技術,或以外治技術為主、配合使用中藥的,增加相關考核內容。
3、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證書》后,如何備案開診所?
經綜合評議考核合格者,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頒發《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
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者,應當向其擬執業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中醫藥主管提出注冊申請,經注冊后取得《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證書》。
中醫診所備案,應當提交的材料:
(一)《中醫診所備案信息表》;
(二)中醫診所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法人機構的資質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三)其他衛生技術人員名錄、有效身份證明、執業資格證件;
(四)中醫診所管理規章制度;
(五)醫療廢物處理方案、診所周邊環境及周邊利益相關方意見的情況說明;
(六)消防應急預案。
縣級中醫藥主管收到備案材料后,對材料齊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備案,即發放統一格式的《中醫診所備案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