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1.2 學生情況
學?,F有中職全日制在校生899人,2020年招生421人,相比2019年新生人數增加49%,學生年入學鞏固率達93%以上。2020年畢業生196人。
1.3教師隊伍
學?,F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12人,研究生碩士學位2人,"雙師型"教師比為60%,教職工人數38人。
1.4設施設備。
學校生均設備值為 2000元。學校共有紙質圖書 1 萬冊、電子圖書 10萬冊。學校新建綜合樓已建成,投資達900萬,2019年3月交付使用。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
學校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學生,開齊開足德育課,在校生犯罪率為零;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注重學生專業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文化課合格率達90%。有序開展技能訓練,按照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學生技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重視體育衛生工作,開齊、開足體育課、音樂課等文體藝術課程,加強學生體質監控,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達86%。強化學籍管理,注重學業水平監控,學生畢業率達。
2.2在校體驗
注重建設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和文化積淀,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構建多樣課余生活等方面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學生理論學習滿意度達98%,專業學習滿意度達99%,實習實訓滿意度達99%、校園文化與禮教活動滿意度達99%,校園安全滿意度達99.5%,生活滿意度達97%。學校重視就業創業指導工作。開展豐富多樣的創業教育活動,進行職業生涯成長規劃教育,以培養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建立就業創業信息平臺,強化就業創業管理,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就業學生管理的跟蹤和巡視回訪制度,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后續管理服務和技術支,畢業生對學校的滿意度達99%。
2.3資助情況
我校高度重視免學費、助學金以及貧困生助學工作,構建了助學工作體系。認真貫徹上級的相關文件精神,助學金的發放,嚴格按申請、評選、公示、審核程序進行。學校已免2020年春季學費 94.32萬元,發放助學金24.2余萬元;2020秋季免學費119.54萬元,助學金的財政資金27.5萬元預計年底發放到位。
2.4就業質量
學校歷來重視學生的實習就業工作。今年我校共有中職畢業生233 人,各專業就業率平均達到95%,對口就業率達到90%,學生就業底薪達到3000元左右,就業率與以往比較基本持平,底薪有所提高。
2.5 職業發展
學校積極開展學生職業生涯指導工作,通過理論指導和專題訓練,來推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學校通過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我校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崗位遷移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均得到了社會的好評,特別是得到了相關企業的信任。學校先后下發調查問卷300份,就畢業生工作后的情況進行調研,結果顯示,雇主滿意度達到97%,企業管理滿意度達到95%,學生發展前景滿意度90%。
3.質量措施
3.1專業動態調整
學校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年內新增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此聯絡了多家養老機構為養老管理與服務專業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地。此專業還針對有意向的同學考取"德國B1證"后可推薦赴德工作。
3.2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穩步推進學校的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建設,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途徑,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基地進一步鞏固,開辟北京空用聯盟技術培訓中心作為新的校企合作基地。
3.3 教師培養培訓
業務學習常態開展:學校對各教研室、教研組有明確的專題研修要求,各教研室、教研組每周結合教研活動正常開展業務培訓,結合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考綱等進行專題學習研討。
培訓人員重點突出:學校制定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培養計劃,以及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培訓制度,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培訓側重向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傾斜,重視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培訓。
3.4 規范管理情況。
教學管理:一是不斷探索和完善教學管理體系,*管理職責權限明確。二是教學管理制度規范、完備,實施計劃管理。除不定期檢查外,督導室、教務處在期中和期末均組織專業*對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系統的督查,確保了教學工作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總結,*教學工作計劃與總結齊全。三是按照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不同課程的崗位要求,按照規范程序編制了課程標準。
學生管理:一是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學校進一步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健全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評激勵機制。二是開展專項教育活動。先后開展了校園文明宿舍、團支部、先進個人等評選活動。
后勤服務:按照規范程序完成各類專項資金、年度預算資金的*采購工作;及時維修教室宿舍水電設施、辦公桌椅等各類公用設施;根據需要及時采買,供應各類辦公用品及教學實驗物資;同時,按上級要求及時完成各類材料報送與數據上報。學校后勤工作的及時到位,為學校各類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財務管理:嚴格執行財務法規,規范設立總賬、現金出納會計,所有物資采購及支出一律實行先申報、后實施的運行制度。財務運行做到用款有計劃,收支有標準,分析有資料,監督有要求。
安全管理:強化安全教育。學校堅持"常防不懈"的安全穩定工作原則,先后組織開展了消防安全、*中*生安全教育日、防溺水、食品安全宣傳周等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先后組織開展了法治教育宣傳、安全、抵制校園欺凌、禁毒圖片展、觀看禁毒影片等專題教育活動,師生違法犯罪率為零。
3.5德育工作情況
學校開設了《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生涯規劃》等專項德育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每學期均開設德育主題班會觀摩活動。學校積極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努力提升學生素質,著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多次召開學生干部大會,不斷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充分發揮學生會在學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
3.6黨建情況
學校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鞏固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推進學校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努力做好"三個表率",建設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的中職學校.。
4.校企合作
近幾年我校廣泛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加強了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學生實訓實習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學生實習工作中,學校根據上級要求,嚴格執行《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詳細制定學生頂崗實習計劃,簽訂頂崗實習三方協議書,選擇合法經營、管理規范、實習設備完備、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實習單位安排學生實習,并選派指導老師跟蹤指導。學生實習率達到。
5.社會貢獻
5.1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學校開展豐富多樣創業教育活動,進行職業生涯成長規劃教育,以培養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建立就業創業信息平臺,強化就業創業管理,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就業學生管理的跟蹤和巡視回訪制度,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后續管理服務和技術支撐。近兩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對口就業率90%,本地就業率30%,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6%以上。
5.2社會服務
我校始終堅持圍繞行業、產業發展需要,加大社會服務工作力度,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6.舉辦者履責
學校辦學經費得到,根據學校2020年*預算,學校預算內撥款609萬元,并能及時到位,主要用于學校人員經費及日常運轉等。預算外收入約154萬元,主要用于學校專項業務及項目支出。
7.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7.1 主要問題
一是學?,F有硬件設施尚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學習和技能訓練的需要,這使得專業課程在理論與教學的安排上銜接不夠順暢。二是專業教學資源的建設與現代化職業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師資隊伍建設開放程度不夠。教師接受省市級以上培訓的比例較小,尤其是接受高規格、高層次培和出國培訓的機會較少,制約了教師對先進職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資源的掌握。
7.2 改進措施
一是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各類項目創建工作,努力爭取*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從爭取專項資金、*投入、企業支持等多方面開展工作,不斷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二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不斷拓寬教學資源開發的渠道,強化教學資源開發團隊的建設。三是建議教育主管*為職業教育教師的培訓搭建更多的平臺,在教師培訓的人員安排上進一步做到統籌安排,同時學校制定更科學的考核激勵措施,讓更多的教師有參加高層次高規格培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