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小兒推拿師】觀察和學習:觀察經驗豐富的按摩師進行操作是學習小兒推拿的重要途徑。通過觀察,可以學到按摩師在手法、取穴、力度控制等方面的經驗。穴位知識:掌握小兒常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是學習小兒推拿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兒推拿的操作要領
(1)拇指按壓法:將拇指螺紋面或拇指尖置于施藥部位或穴位上,其余四指握緊成拳,拇指伸直,垂直于施藥部位按壓。
(2)中指按壓法:將中指指尖放在施藥部位或穴位上,其余四指握拳,伸直中指垂直按壓施藥部位。
(3)掌壓法:用手掌用力。按壓時,手腕關節應背屈,力應垂直施加。避免使用雙手重疊的方式。
(4)操作時,應由輕到重逐漸施力,平穩、連續,使刺激能充分到達身體組織深處。不應該突然使用暴力。施加壓力的方向大多是垂直向下或垂直于受力面。
位置:位于手背,五指*指間關節橫紋處。
小兒推拿的概念
小兒推拿是以中醫整體觀念為基礎,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理論為指導的一種方法。它采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保證經絡暢通,氣血循環,以調節臟腑功能,治療疾病,保持健康。
小兒推拿治療體系形成于明代,以《護嬰神術推拿經》等小兒推拿專著的出版為標志。小兒推拿的穴位包括點穴、線穴、面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盈、柔軟、穩定、牢固,注重補縮手法和操作程序。對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消化道疾病尤其有效。
小兒推拿的手法
一般采用捏、揉等方法。
捏法:用拇指指甲捏3 ~ 5次,稱為捏五指。
揉法:用拇指和食指搓30 ~ 50次,稱為揉五指。
捻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指關節,捻30次。它可以治療關節腫脹和疼痛,以及扭傷和挫傷引起的屈伸困難。勤揉捻五指指關節,有利于兒童智力發育,可用于兒童保健。
屈伸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指關節,進行屈伸活動約3 ~ 5次。
小兒推拿的作用
1. 增強兒童身體各項功能
小兒推拿確實有增強小兒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還能使小兒氣血充沛,保持飲食均衡,食欲好,發育正常。
2. 緩解和減輕孩子的疼痛
小兒推拿治療范圍廣,可用于小兒感冒、發燒、咳嗽、腹瀉、腹痛、便秘、厭食、哮喘、流口水、營養不良等。對營養不良、夜啼、遺尿、近視、肌性斜頸等常見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3. 防患于未然,增強兒童對疾病的抵抗力
小兒推拿作為中醫防病防病的方法之一,在調節小兒脾胃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夏季三熱時期,小兒推拿也是夏季治療冬季疾病的綠色療法之一。
以上就是【如何學習小兒推拿師】相關內容,更多考試資訊請關注深港在線考試考證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