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護理行業吸引人,看似是一個很難的命題,其實不然:"拿什么吸引人?首先經濟杠桿必須要起作用,要整個行業的工資待遇。而更重要的是,要讓人看到他未來的職業生涯空間有多大:老齡化時代,服務‘夕陽人’的養老護理其實是一個朝陽行業;而每個人都會老,這份工作是有溫度的。" 當下,老齡化社會正逐步加深,這種趨勢尤其在大城市得明顯。以北京市為例,截至2016年底,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約329.2萬,占戶籍總人口的24.1%,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居第二位。 伴隨這一社會的不斷加劇,養老護理員的需求量正急劇增長。但養老護理行業目前還處于早期發育階段,撐起護理員工作的主體是一批具有不同工作背景的60后、70后,甚少有人或生愿意加入到這個行業。
養老護理員工作的對象是長者,既是服務者,也是"晚輩",因而在禮貌用語上也較其他職業要求更高。語言是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使用得體,會促進人際關系的;反之則影響人際溝通的效果,還會影響關系,相互之間造成誤會,失去信任,使護理工作很難進行下去。 要做到禮貌用語,首先要能體會長者的心理,設身處地地為長者的困難著想,遵從長者的意愿,恰當地、靈活地使用自己的語言。要善于學習,語言的使用,在溝通中還要"察言觀色",體會長者語言后面的"潛臺詞",就是體態語言所表達出來的真正含義。
湖南省養老護理員證什么時候
政策大力支持
隨著二十一世紀初我國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漸漸成為了社會的熱點。強大的老年護理需求和專業護理人才的緊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著不平衡的供求關系使老年護理專業在高校專業設置中應約而生。專業老年護理人才的,一方面減輕眾多獨生子女的負擔,另一方面又提供給老年人一個健康的多元化養老生活。
實現養老護理人才規模的擴大,希望在人身上。據統計,近年來,積極推進職業院校擴大養老護理人才。2017年,衛生類生41.8萬人,公共服務和類生4.4萬人。在護理養老服務和中醫養生醫學營養、臨床醫學等專業方面共新增了10家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并建設了職業教育技術專業、職業教育老年服務和專業的教學數據庫。然而,從數據來看,專業養老人才的缺口依然十分巨大。
湖南省養老護理員證什么時候
湖南省養老護理員證什么時候, 當青年人忙于工作時,那么需要陪伴和照顧的父母們又怎么辦?根據《養老產業》顯示,2015年末,60歲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202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億,我國將成為超老型。未來的服務業,養老服務市場將擁有超過1/3的占比。老年服務與專業,將成為未來熱門的就業崗位之一。 《老齡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22-2030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將由2.6億增長到3.7億,"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近50%,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達18.3%。江蘇老齡化頂峰預計2052年到來,將從去年的1719萬人增至2743萬人,1024萬的增量凸顯老齡產業巨大的市場潛力。老齡問題研究所所長馬文.福爾摩薩提醒,養老護理人才職業化,對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至關重要。大多數發達此類專業人才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5‰,每千人中挪威擁有照護師17.27人,美國和分別為9.8人和11.49人,歐盟制定的基本為8人以上。當前,由家庭提供的非專業照護服務,僅能已知需求的16%,而婦女就業率的正嚴重沖擊的家庭養老照顧。省參事、南京師范*教授蔣伏心直言,影響養老事業發展的"瓶頸"并不在養老院、醫院、養老設備等資源,主要還是直接服務于老人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非職業化已成為行業發展掣肘,得從拓展‘醫養融合’內涵入手,建立一支職業化的養老照護隊伍。"*認為,按照慣例,將醫養融合職業從業者稱為"照護師",這是針對新需求產生和改革的新型職業。過去的護工和護理員主要來自職工或農村務工人員,而未來"照護師"行業應有更多高層次人才加入。
養老護理師作為新興職業,將伴隨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呈現需求大于供給的總趨勢。但不可忽視的現狀是從業人員素質低、收入低,整體水平低。有關*指出,如此狀態與其使命嚴重相悖,養老事業完全市場化已"失靈"之弊端。因此,一些有遠見的*及機構非常養老護理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服務。
湖南省養老護理員證什么時候, 由于市場不統一,目前更多的養老護理員專業的知識跟護理技能,養老護理員不需要持證即可上崗,所以市場上養老護理工普遍服務技能和專業知識差。市場稀缺再加上進入門檻低,這也就了很多的從業人員不愿意把時間花在培訓上。 養老護理員不等同于護工更不能是簡單的保姆,對于一個專業的養老護理員來說,除了要做打掃衛生、做飯這些工作之外,還需要也是重要的是照顧老人,包括幫助老人活動、洗澡以及必要的心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