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市場緊缺,職業發展有前景
待遇高漲:專業的養老護理員就業選擇廣,是醫療服務機構、體檢中心、醫療保健中心、養老機構、健康管理公司、健康咨詢中心、社區衛生等行業的搶手人オ,薪資待遇高,月薪6000-8000。
崗位必備:護理員屬于醫療體系的專業職稱,必須持證上崗,否則不能以護理員的名義上崗,老護理員證書是從事醫療護理體系工作的必備證書之一。
市場緊缺:《*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規分析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僅不能自理人的護理服務崗位就需要1300萬人。而目前護理人員卻不到30萬人,根2020年老年人口規模預測,老市場將需要2800萬名護理員。
社會需求:隨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老保險、醫保險和社會福利的逐步完善,養老服務的潛在需求已成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為養老護理服務產業的起提供了市場土壤。
,應聘上崗,應對檢查,晉升均可,隨時網上提交報名資料,是證明你能力和資格的證書,報考要求低,養生行業均可報考,通用,權威性高,終身有效,執業范圍廣泛,詳情請加劉老師微信咨詢。
"在居家護理需求人群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他們大多需要長期居家護理,因此有必要完善相應的護理保險制度。"劉華平認為,如今動輒幾百元一次的上門護理費用,大多數人都難以長期承受,"要真正激活居家護理產業,發展長期護理險是重要的*措施,發揮保險的作用,患者的經濟壓力會小很多,這個產業也會更有吸引力。"
凡是參與居家護理的護士,都認識到獨立到病人家中服務,需要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溝通協調能力,所以自己沒有較高的水平及能力一般是不敢接單服務。單位及APP平臺都會有嚴格的崗前培訓及出診評價。因此開展居家護理可以大幅度促進護士整體能力提升,提高評估判斷,協調決策能力。
上門護士能否全面準確評估患者的護理需求,直接影響護理效果,也影響客戶對護士的評價。兩年前,北京市海淀區某三甲醫院婦產科護士長李晶開始兼職做上門護士,每次接單,心里都有些緊張。"在醫院護理是以醫院為主體,而居家護理是以護士個人為主體,角色不一樣。上門前,我會反復提醒自己注意服務態度,確認攜帶的醫療設備,因為到了患者家里,我就沒有‘替補’了,必須獨當一面。在醫院,還會覺得自己只是醫生的助手,就算碰到問題,其他同事也可以幫忙解決。"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是世界上*過億的*,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長速度的5倍多。預計到2020年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某省數據顯示專業養老護理人才缺口在25萬……從這些數據來看,老年護理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兒,也成為未來*有前景、*吃香的崗位。
養老護理師作為新興職業,將伴隨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呈現需求大于供給的總趨勢。但不可忽視的現狀是從業人員素質低、收入低,導致整體水平低。有關*指出,如此狀態與其使命嚴重相悖,養老事業完全市場化已暴露"失靈"之弊端。因此,一些有遠見的*及機構非常重視養老護理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