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咨詢師"這樣的角色自古有之,一個智慧的導師,一個機敏的伙伴,一個耐心的朋友,一個溫暖的親人都稱得上是心理咨詢師。不過,科學專業的心理學,確實在1879年才誕生,真正的心理咨詢職業也是在上個世紀中旬才開始發展,而且是在科學、民主、市場經濟發達的西方世界。心理學和心理咨詢行業在國內真正開始發展,還是在2000年之后,這就不細說了。
心理咨詢師證應聘上崗,應對檢查,晉升均可,隨時網上提交報名資料,是證明你能力和資格的證書,報考要求低,通用,權威性高,終身有效,詳情請加劉老師微信咨詢。
心理咨詢師證幾月份考試報名
從業人員數量與市場需求的對比
1、社會需求
我國1997年統計數字顯示,每百萬人口只有2.4個心理咨詢工作者;
美國1991年的統計表明,每百萬人口有550個咨詢心理學家。
有*預測,*可能需要40萬心理咨詢師,而國內從事心理咨詢及治療的專業人員只有幾千名。
2、專業人員嚴重匱乏
在美國,有心理學系的*有3000多所,在*有心理學系的*只有20所左右。而且,學歷教育體系中,心理咨詢專業極為稀少。
心理咨詢有哪些方法?
有人做過統計,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心理咨詢的方法,應用廣泛的有精神分析、家庭治療和認知行為的心理咨詢方法。其它方法也在蓬勃發展中。
心理咨詢師證幾月份考試報名
一般而言,心理咨詢師需要遵守保密原則,如果要打破保密原則,則需要根據法律和倫理準則認可的方式處理。在打破保密原則時,*好應告知來訪者采取這一行動的用意,并盡量征得來訪者的同意。其中,比較理想的情形是邀請來訪者參與決策過程。部分新手心理咨詢師在遇到心理危機個案時,通常會向其督導師、上級主管*或司法機關進行上報,認為這樣能夠*大限度地減少來訪者自傷、自殺的可能,減少來訪者傷害他人的可能,還可減少或避免心理咨詢師可能承擔的責任。但這樣也可能會侵犯來訪者的隱私權,因為來訪者企圖自傷、自殺的信息也屬于隱私內容,特別是來訪者事前對咨詢師會上報并不知情甚至持反對態度的情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