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衛校高中不想讀書學護士專業招生簡章
想出人頭地,就要選擇合適的專業報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該學什么專業。一旦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專業,就會耽誤人生。咱們來看看高老師整理的邵陽高中不想讀書學護士專業招生簡章。下面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專業畢業生可在各級醫院、老年護理院、婦幼保健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民營醫療機構等醫療保健機構工作。
我不念書兩年了,今年十七歲,我沒學歷想學護士,學護士要學歷么,怎么學,我能學么
建議另選職業學校,護士是*辛苦,*受氣,又*不被人看好的職業!能學,是男士就不要去!女生還好…… 漂亮點更好!哈哈 我講笑 不過要交費 你家人支持不哦?護士是醫生的下手 說難聽點跑腿的 工資低 地位低 負責查房啊 打針啊 這些 所以男生不行 不如去做工…… 不要看不起工人 沒有工人哪里來的繁榮鬧市…… 而且現在的工人工資特別高 用蘋果的工人多不勝數!哈哈! 你是女仔的話 我勸你丟下面子回學校 不要麻煩父母幫你轉學 很費錢費心費關系 你是孝順孩子就這樣 不要只為自己想 不是叫你做傻事啊 你要懂得理解 丟下面子回學校 如果你打死都不想 那求費錢去學護士吧 也是正當職業 …… 看你命運 也要記住 你的命運在于你選擇*次你得考個護校的中專。。把檔案提出來。找個中學接收你。開始復讀。從新參加高考。想往好了發展。考個高中參加高考。考醫學類*。你是哪里的?我可以介紹你去衛校 在江蘇鹽城 有學校招生簡介 就是怕你離的遠可以去衛校,有各種專業,比如護理,藥劑師,護士什么的都可以
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護士是到衛校念的吧,我記得我有同學是*考好就去念的
'https://img1.baidu.com/it/u=2029676953,2730748732&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31&h=474' alt='邵陽高中不想讀書學護士專業招生簡章'>
高中退學之后還能讀衛校嗎?
可以的普通高中之間轉學實行同級互轉,學生轉學只能轉入與原校同級或低一級的學校。普通高中學生申請轉入中等職業學校或綜合高中學習,經轉入學校同意,并報教育行政*批準,普通高中應準予轉學。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包括技工學校、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學生不得轉入普通高中。學校對轉入的學生,應當按學生原就讀年級安排插班,轉入學校可對學生進行測試。可以 我同學讀到離期末考試還有一個星期才走 都退了錢的
護理專業就業方向
1.臨床護理:可在各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急救中心。
2.護理: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婦幼保健站、療養院醫生、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診所、醫療服務站、社區福利機構。
3.護理教學:大中專醫*、職業院校護理教師。
4.護理研究、護理管理和衛生行政管理:*行政機構(如衛生局、藥品監督管理局等)。
5、從事護理相關行業的生產、銷售、管理等:美容師、銷售代表、醫藥代表、美容保健會美容指導者、藥店、食品、健康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材的生產和銷售、催乳師、指導者等。
邵陽衛校護理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
1.掌握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基礎技能、基礎知識,掌握護理急慢重癥患者的護理原則、技術操作、專業護理和監護技能,使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進行整體護理
2.具備社區衛生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衛生政策法規;
3.了解護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4.掌握醫學文獻檢索和數據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實踐能力。
邵陽衛校護理專業培養目標
1.支持*共產黨領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紀守法。熱愛護理事業,具有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奮斗一生的獻身精神,具有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崇高的職業道德。
2.掌握護理專業實際工作所需的三個基礎(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和科研能力。
3.有崗位能力要求。
①人文素質好。
②具備本專業所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保健等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
③具備本專業所需的護理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具備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各專業護理的基本操作能力。
④具備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參與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觀察病情、常用藥物及療效、心理反應的能力。掌握急、危、重癥患者的急救原則。
⑤有一定的溝通能力,為個人、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和健康教育。
⑥有一定的英語會話和閱讀能力。
⑦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
⑧身心素質健康。
護理學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為*人才短缺專業,給予重點支持。*衛生組織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護理人才短缺。
隨著*向老齡化社會的轉變,未來從事老年人醫學的人才將會流行起來,保健醫生和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我國近年來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卻呈現出小型化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病譜發生了變化,對慢性病護理的需求也在增加。人們在關注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在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罕見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