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選擇一所學校之前,必須先看看學校的學費、宿舍、專業、前景怎么樣,*好能選擇能夠滿足自身的經濟條件的學校。由此,長沙經貿職業中專老師為大家整理了的相關內容,后期若有變化,一切以官方發布為準。 長沙經貿職業中專學校收費標準、交通怎么樣
職校和高中有什么區別
職校是培養技術型人才,主要是為社會輸送*工人;高中是培養知識型人才,主要是為*高校輸送人才。職業技術學校簡稱"職校",職業教育的一種分支。指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的學校,是中 G特色辦學模式的產物。
師資力量
學校不斷加強教師的專業、學歷、職稱、能力結構,建設負責任、有水平的專業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15人。
現代化的辦學條件,舒適的生活環境,濃厚的教學氛圍,管理科學規范,獎助學體系完善,是學生求學深造的理想選擇。 【招辦:132 9741 5459】
學校學生公寓水電費用如何收取
中專學校學生公寓會有一定額度的水和電免費使用,所有學生公寓均按照"一寢一表"制,每間學生公寓都有獨立的水表、電表,水電在超過每月的免費額度后產生的相應費用由學生個人支付,按每寢人數平攤。
學校的分數線是多少?
現在中職一般不劃分數線,重在培訓職業素養和工作技能,只要你想學,都可以報名。
對口升學與普通高考四個不同
一、是在高中階段學習的內容不同。對口升學班不采用普高教材,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指定的統一教材;各個專業由*教育主管*指定與專業相關的統一教材。
對口升學所有開設的課程難度都低于普高,教材的難度比普高教材低了很多,這對高職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高考試卷與普高生不同。對口升學各科高考試卷均由各省市自行單獨命題,各專業考生語數外三科試卷相同,各專業綜合卷再分專業單獨命題。
三、是在選學專業的時間上與普高生不同。普高生在參加*統一高考后,各人根據自己的成績報考不同的高校,選學不同的專業;對口升學則是在職高學習階段就要選好自己所學的專業,并報考高校的這個相關專業,上*后還是繼續學習這個專業。
四、是培養的目標不同。職高對口升學的考生升入*后,培養的目標基本上是社會上急需的各種高級實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這些學生畢業后,他們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就業更容易。
中專怎么考大專上全日制
*考全日制大專要通過高考,有些中專設有高考班,報中專的時候要報高考班。不過你可以通過別的途徑獲得非全日制大專學歷,同樣也是*認可學信網可查的大專學歷。
全日制大專是一種全天候教學體制的*。包括普通高校、民辦院校(有統招資格)、軍事院校、藝術院校、成人教育都包括在內。學生入學約兩個月之后在高等教育網上能夠查到學籍,如果不能查到學籍就不是普通高校全日制的學生。
職高生考大專難嗎
很多同學都覺得升學考試非常的困難,從而比較害怕參加考試。那么職高生考大專難嗎?這個根據個人情況不同,難易程度也是因人而異。總的來說,在大專院校接受全日制教學和管理的同學們要考試獲得大專文憑是不太難的,只要大家平時上課認真一點,課后復習努力一點,都能比較容易的考試通過的。
上職業學校的好處
1、職業教育針對性強,能讓學生集中精力專攻某類職業技能;
2、職業教育面向工廠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能給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
3、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實用性強,教材與實訓設備抽象于生產設備,訓練效果好;
4、職業才教育緊跟*職業工種的規范要求,能適時地對現有工種進行升級以及新工種領域
的探索;
5、職業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實用性強,能更快解決生產實踐中的技術問題;
6、沒有*的技能人才就沒有*的企業,就做不出*的產品,就沒有可持續性發展,而*的技能人才,多是從職業教育中脫穎而出的姣姣者。
7、接受高等教育好,但接受職業教育更好。因為職業教育打破了條條框框,使學生在興趣中成就自我;但高等教育為了考試,讓些不喜歡的*也不得不應付著完成。
8、接受高等教育好,但接受職業教育更好。因為高等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在就業時,仍面臨書本知識與生產實踐的結合,這需要一定的過程;而職業教育的整個過程都是將動手能力放在*位的,學生適應力強,解決問題能力強。
D招生對象及政策
1、招生對象和報名條件:凡2022屆合格(各科*成績合格以上,不含E)應屆*畢業生均可報考我校,要求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無傳染性疾病,無紋身。所有專業學生均需面試,航空服務、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要求形象氣質佳,其中男生身高170cm-180cm,女生身高160cm-170cm。
2、凡報考我校的長沙市區*畢業生必須將我校填報為*志愿,以保證正常錄取.
3、外地學生需持當地教育主管*升學成績證明或*畢業證,到招生辦公室報名,辦理有關手續。
4、學校面向*招生,所有學生按照*、省市相關政策免學費入學。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學生,除免學費外,前二年還可按當年政策享受*助學金(2000元/人.年);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申請困難補助。另外學校設立"幫困保學助學金",對家庭貧困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提供扶助和獎勵,確保學生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