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養成,貴在"潤物細無聲"。在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校園就是德行的一面鏡子。
路面干凈整潔,樹木錯落有致,花壇造型各異;無論是教學樓、實訓樓、學生食堂,還是在教室、走廊、學校網站,處處體現以德育人、以德樹人的匠心所在。
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人才培養,以德為先。職業學校的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實用型人才,除了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外,還要著力提升學生的思想修養,為其健康成長"奠基鋪路"。這成了該校一班人的思想共識和奮斗目標。
學校堅持全員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把德育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考量,修訂完善了學校德育工作方案,強化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職責,通過全體中層下班,年輕教師跟班等措施加強班級德育管理,形成齊抓共管、上下一致、全員參與的德育工作格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堅持為教師加油充電,每學期開學前邀請*教育為教師解惑,每學年組織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同時嚴格落實獎罰兌現,堅持教師辦公每日督查、課堂教學逐堂巡查,每查必通報,通報結果與月績效掛鉤、與年終績效獎掛鉤,營造出"人人敬業奉獻、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一份情懷,一份擔當。高位推動下,施策中,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德育工作扎實推進,步履鏗鏘。
德育是學校教育之本,需要用洋溢的激情、溫潤的精神去探索。
"德育教育必須融入活動之中,才能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真正讓學生有所受益。"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校長文勇軍介紹說,近年來,學校以活動文化為載體,堅持常規活動與專題活動相結合,創新德育實踐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開展道德實踐,讓德育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方面,狠抓狠管校紀校風,采取晨誦經典、午唱紅歌、晚一觀看德育視頻、聽勵志演講、每周三晚固定一節安全主題班會、每學期開展7天6晚素質拓展訓練、定期召開家長會、各類主題宣誓活動等管理舉措,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通過舉辦技能節、文化節等各類活動和比賽,為學生搭建展示競技水平的平臺;另一方面,組建文學社、藝術社、體育社、棋藝社、專業技訓隊和開展社團活動陶冶學生情操。
學校創新思路,借鑒銀行儲蓄模式,建起"德育銀行"。把培養學生尊從傳統家規家風和遵守校紀校規作為立德樹人的工作起點,廣泛開展"積小善,立大德"儲蓄活動。
"德育銀行"的運營以一學期為周期,每個學生在學期初可得到100分基礎分,若學生有好人好事、獲獎等表現,老師將在他賬戶里加分,若有破壞公物、遲到早退等違反校規的行為則視情況減分。"賬戶上的分數能清晰準確反映學生的品行表現,學生、老師和家長可實時查詢,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也可作為參考依據。若某些學生賬戶里的分數低,德育評價差,學校將對他們進行集中教育,采取‘分數修補’和‘德育導航班’補課兩個措施,讓低分學生能有機會‘賺回’被扣掉的分數,以此引導學生強化正面行為。"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工會主席劉和軍說。
行下春風,喚來春雨。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德育工作猶如一股股和煦的春風,吹進了學生的心田,照亮了成長的路。
時間回溯到去年12月19日19:30,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教育電視臺承辦,長沙市教育局協辦的湖南省首屆中等職業學生建制班合唱比賽現場展演暨頒獎儀式在長沙市音樂廳舉行,臨澧職業中專學校1704班不負眾望,憑借優異表現斬獲本次合唱比賽省級一等獎。之前的11月28日,該班曾以94.7的高分一舉拿下市賽特等獎。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學校老師的辛勤培育,與在學校接受的德育熏陶密不可分。"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級技能大賽三等獎獲得者、省級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張佳豪一臉興奮。
張佳豪只是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眾多學生中的一個代表。近年來,通過完善德育制度、塑造德育環境、豐富德育活動,學校德育工作花紅果碩,學生們更是束身自重、朝督暮責、知難而上,成績顯著。1601班馬美順,進校時全縣排名2000多名,班級排名第七。今年高考,該生以總分657分、全省的成績考入湖南師范*。1706班吳榮軍,理論基礎薄,但他勤于動手,每一節實訓課都給自己下任務、定目標。去年,該生參加省、市技能大賽獲裝配鉗工技術省級二等獎、市級一等獎;參加湖南省黃炎培創業規劃大賽獲省級二等獎。
春華秋實,歲豐物成。一張張成績單,一項項榮譽,成為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里靚麗的風景,也是該校德育工作成效凸顯的生動注腳。學校先后被評為級重點、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省級示范性縣級職教中心;常德市安全文明校園、常德市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兩年)、常德市中職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兩年)。近兩年,該校師生在文明風采活動、技能大賽、教師職業能力大賽、黃炎培創業規劃大賽等賽事活動中,共計97人次獲得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
春風桃李花千樹,更揚云帆唱新歌。站在新的起點,滿懷著教書育人的豪情壯志,臨澧縣職業中專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同心合力,繼續用心血和汗水,譜寫德育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