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職業技術是長沙市人民*主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是由譚嗣同夫人李閏等人于1902年創辦的瀏陽官立師范學堂。百年名校,人才輩出,胡耀邦、楊勇等同志都曾在我校就讀。現有雷鋒、瀏陽、天心三大校區,占地面積450畝,建筑面積15.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37億元。技術前身湖南瀏陽師范,創建于清朝末期,經歷三個朝代,歷史悠久,是一所百年老校,她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辦學傳統。2001年更名為長沙特殊教育職業,2006年5月更名為長沙職業技術。
在校學生6000余人;現有教職員工48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83人;擁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45人;"雙師型"教師276人。是湖南省的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基地,發改委、教育部、中殘聯"特殊教育學校二期建設"項目單位、中央財政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單位、中央財政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單位,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等,還建有職業技能鑒定所和再就業培訓基地。
教學宗旨
秉承百年老校優良傳統,發揚"敢為人先,勇于拼搏,艱苦奮斗
portant; height: auto !important; width: 220px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的湖湘文化精神,實施"人才興校"戰略,牢固樹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非常重視教育教*研,教師不斷地在各類期刊上發表論文。先后有6個級、省級課題。
portant; height: auto !important; width: 220px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外語系語音實訓室
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形成了以湖湘文化為核心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成立了藝術團、舞蹈隊、武術隊等多種形式的*生社團,學生課外文化生活比較豐富。建立了獎、助學金機制,對品學兼優的*生及貧困*生,給予一定的資助和人文關懷。
以院、系兩級管理改革為重點,推動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進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求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與企業共建26個校外實訓基地,與國內諸多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的畢業生供需關系,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運行機制,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良好的,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技術人才,深受社會好評。自2005年以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2.62%。
著長沙市"長株潭‘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建設規劃"的落實,長沙職業技術將抓準機遇,力爭將的發展,定位在大河西先導區。同時,將以"依法治校、專業立校、質量強校、就業興校"為目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遵循"求是創新,勤學精技"的校訓,為把建設成為一所特色鮮明的高職院校而努力。
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