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并被列為*重點*。西安交通*是“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211”和“985”工程建設,被*確定為以建設世界*高水平*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原西安醫科*、原陜西財經并入原西安交通*組建新的西安交通*。
-----西安交通*是教育部確定的最早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的學校之一,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網絡教育。學校確立了“立足西部,面向*,連通海外”的現代遠程教育發展思路,并將現代遠程教育的重點定位在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上。
----學校目前已經建成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基于衛星和地面網為傳輸平臺的天地網遠程教育支撐系統,支持交互式同步實時教學、按需點播學習、預約點播學習、網上師生交流與答疑及測試等網絡教學功能。現已開發了17個專業(方向)422門流媒體網絡課件,30余門MOOC課程,并可免費訪問MIT1800門開放課程資源。
-----2016年是西安交通*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從1896年作為南洋公學創建于上海,到1956年交通*內遷西安,歷經風云兩甲子,跨越弦歌三世紀,經歷了*近、現代教育史上的燦爛與輝煌。百年淬厲電光開,回首交大120年滄桑之路,是一條為*發展、民族復興不斷開拓的奮進之路。西安交大人將在“西遷精神”引領下,以“扎根西部,服務*,世界一流”為己任,在“一帶一路”*重大戰略中,科學謀劃并扎實做好建設*西部科技創新港,構建“一帶一路”科技高地,以絲綢之路*聯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創新中心為引領,打造絲綢之路學術帶,促進“一帶一路”融合發展,繼續發揮引領社會進步航燈的作用。
----現面向社會招收現代遠程教育學生,歡迎廣大考生報考!
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氣、
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與較強專業實踐技能,有創新思維能力,能在**、規劃*、經濟管理*、環保*、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2]
折疊編輯本段培養要求
環境工程專業[1]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折疊編輯本段知識技能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折疊編輯本段專業特色
環境工程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環境工程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和工程設計能力,特別是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填埋處置及環境污染修復的生態工程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獨具特色。
折疊編輯本段課程設置
主干*:環境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工程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影響評價、水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大氣污染控制、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經濟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測量實習、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習、水力學實驗、微生物實驗、環境監測實驗、水處理實驗、空氣污染控制實驗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折疊編輯本段相近專業
環境工程 安全工程 災害防治工程 水質科學與技術 給水排水工程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風能與動力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城市規劃 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專升本層次:考生必須是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專科或大專以上畢業證書的在職人員;報考護理學專業的考生還須是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在職人員;報考藥學專業的考生還須是藥學或醫藥相關專業畢業,現從事臨床藥物工作,藥品、藥理研究、藥物生產、藥物管理等在職人員,報名時提供藥學相關的資格證書或在職證明。
秋季報讀的考生,畢業證書取得時間不得晚于8月31日。
所有考生報讀專升本層次時,年齡需滿21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