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喜愛畫畫,就想挖掘一下孩子的美術天賦。但是在報了興趣班之后,每天陪著孩子畫,卻發現孩子的繪畫興趣一天天在減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問題一:孩子膽小不敢畫 孩子的繪畫痕跡能夠體現出當時的心理狀態。畫面的形象和效果是能表現出孩子的性格或膽量的大小。當孩子的畫作,從開始的無所拘束變成了謹慎的涂涂畫畫,畫的范圍細小,僅在某一塊區域,或者是在創作過程中,總分散注意力去看旁邊人,表現出膽小害羞的情況,這就很可能心理在害怕,怕自己畫得不好,或害怕別人的觀看。 這種問題出現,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在旁邊陪伴如果是在集體的環境里,應該營造一個愉快的繪畫氛圍。使孩子盡快溶于集體,不產生陌生感。不過高的要求,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鼓勵孩子大膽動筆,沒有一個孩子不會在紙上留下痕跡的,只要敢畫就是成功。首次畫畫一般是擔心失敗,擔心教師評價。 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的膽小。一般是沒有得到教師或父母的積極評價。或是要求苛刻,孩子擔心自己的能力而喪失了自信心。所以,應該經常給孩子積極的評價。把批評變成提示,變成暗示。使其建立自信。只要孩子積極的完成學習的全過程,相信會逐漸大膽的繪畫的。 問題二:孩子畫畫色彩單一 首先看是不是孩子眼睛生理的問題。很多的孩子對某些色彩有偏愛,喜歡經常的使用某些或某一種色彩。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顏色體會不同的感受。觀察自己周圍千變萬化的色彩。并鼓勵在自己的畫中進行表現。我們也為此設計了色彩練習課,讓孩子體會自己繪畫中色彩豐富的感受。也可以看看其他孩子色彩豐富的繪畫作品,并予以提倡。 問題三:孩子經常畫相同的形象 孩子經常畫相同的形象說明他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這些形象的畫法。畫相同的形象有一定的習慣性。這些形象畫起來比較順利,容易從中體會到一定的繪畫快感。 有些孩子畫相同的形象始終沒有變化。時間長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這樣會影響繪畫水平的提高。對于這樣的孩子,首先應該提示他們真的去觀察他們經常畫的那些形象,從中不斷的有新的發現。在把發現的東西在熟悉的形象上表現出來。鼓勵他們去發現其它的形象,并大膽嘗試把它們畫出來。比如:有些孩子經常畫那種三角房頂、田字格形窗子的小平房。那么可以提示觀察一下現代街道上的美麗的建筑。再觀察街道上的車、人、樹、路燈、廣告等。逐漸增多繪畫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