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前景
1.專業前景
《健康*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同時,習近平在2016年*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注重人口老齡化問題,老年護理服務發展工程,將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延伸至縣級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是健康服務產業鏈中一個重要環節。有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的高職高專將面臨著新的挑戰,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會被越來越看好,畢業生將有更加廣闊的就業與發展空間。
婁底鐵路衛生學校2023【專業介紹】
(一)需求分析
隨疾病譜變化,特別是骨外科、神經內外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等臨床病人的護理中,康復護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成為護理的一門重要專科護理技術;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有8296萬殘疾人;加上人口老齡化,截止到2017年年底,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了2.41億,占*總人口的17.3%,約有50%老年患者要康復醫療服務。這就需要大批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護理人員來滿足廣大群眾對康復服務的需求,否則殘疾群體將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巨大負擔。
(二)職業范圍及職業崗位
1.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2.從事康復護理工作及康復治療助理工作。
二、培養目標
培養與國際康復護理接軌的,能運用臨床護理和康復護理技術實施功能促進的護理,使病人達到康復和重返社會的目的;能在各級醫院、康復治療中心等單位從事臨床專科護理、康復護理和護理管理、社區康復護理及衛生保健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康復護理人才。
*:醫學
專業名稱:基礎醫學專業
招生層次:大專(可升本)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在高等醫*校和醫*研機構等*從事基礎醫學各*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主干*:生物學、基礎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
就業方向:基礎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高等醫*校和醫*研機構等*從事基礎醫學各*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
推薦學校:四川*華西醫*前身是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濟醫院;1914年私立華西協合*成立醫*,將其作為教學醫院。經過113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四川*華西臨床醫*/華西醫院已成為*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綜合性研究型臨床醫*及教學醫院;1990年被衛生部評定為三級甲等醫院。是*高等醫學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區疑難重癥診療中心、醫*學研究中心,*循證醫學中心,*新藥、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
教學質量管理
1、按照學校規定組織本園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實施過程管理,并將結果送教務處備案。
2、組織教學巡查、班級日志檢查、教學信息反饋與調控、聽評課、學生評教問卷調查、教師學期與年度教學考核等工作,收集整理和報送相關材料,按有關規定及時分別存檔。
教學基本建設
1、課程建設。組織實施課程建設。完成課程標準的修訂、報批、匯編等工作。組織申報校級精品課程。
2、教材建設。根據學期課表,選定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填報教材征訂單,參與教材采購并負責教師用書的發放。組織開展自編教材的編審、報批等工作。
3、師資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本院骨干教師隊伍建設。負責建立本院教師的教學業務檔案。負責建立外聘教師教學業務檔案資料。根據教學需求,提出教師調整計劃、引進新教師計劃,及時上報組織人事處、教務處。
學生管理
1、配合學生工作處開展本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管理相關工作。
2、配合校團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其他工作
1、編制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2、收集各類教學改革信息,提出改革方案,經學校批準后組織實施。
3、負責教研室建設與日常管理工作。
5、主持本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
6、積極收集信息,反映和報導本院教學方面的情況和意見、建議。
7、完成學校下達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