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開設護理、藥劑、助產、社區醫學、口腔醫學、衛生保健等6個專業,有大專、五年制高職、大專自考、中專、*成教教育培訓等辦學形式,學校辦學規模2000人。建校以來,共培養學生近萬人,為核工業系統輸送了5000多名醫藥人才,這些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大多數人已成為核工業衛生事業及地方各單位的骨干和中堅力量。
株洲衛生學校首頁全日制統招計劃
本專業堅持"校企合作,雙元育人,能力遞進"的培養模式,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專業內涵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高。近五年主編及參編*高職高專教材20多本,主持省市級課題10余項,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立項長沙市教育局重點項目"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技能*工作室"。2013級康復班學生于2015年7月在山東聊城參加*康復技能大賽榮獲單項二等獎1個和三等獎5個,2014級康復班學生參加長沙市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大賽榮獲二等獎,2016年康復班學生參加長沙市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大賽榮獲一等獎。康復專業社團--愛心康復社團被評為**社團。專業畢業設計在省教育廳檢查中通過率分別為*。
3.學校完善制度,提高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與學校的科研制度息息相關。由于中職學校的教育科研相對薄弱,學校必須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科研獎勵機制,提高學校的教科研氛圍。比如在職稱評定及其他方面將教科研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定標準,對教科研工作開展較好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等等。通過完善相關制度,提高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使教育科研工作產生了競爭機制,增強了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促進了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也提高了學校的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