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經濟政策的調整,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也為扶持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滿足職專學生升學深造的愿望,教育部出臺了"對口升學"政策。對口升學是從高校招生計劃中選擇部分專業,拿出專門指標,對希望繼續深造的職校生進行對口專業的高考。對口升學計劃是屬于當年高招計劃的一部分,對口升學的學生畢業后和同年通過普通高考進入深造的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湘西衛生學校 【全日制重點中專學校】
2.教師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視積累和思考
教師應將教育科研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將教育科研滲透于常規的教育教學之中,在實踐中學習、積累教育科研方法,從而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學中研究,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科研的方向,在研究中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和研究相結合,不僅使教師認識到教育科研進而和教學活動的密切關系,還能突出教育科研的實踐性,這正是我們從事教育科研的目的。
湘西衛生學校 【全日制重點中專學校】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是我院開設的特色專業,2017年面向招生。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屬于我院健康照護專業群,本群已確定為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群,《康復評定技術》課程為湖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本專業旨在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適應"健康"戰略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掌握基本醫學人文服務、言語聽覺康復專業理論、分析解決專業問題、自主學習、創新創業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聽覺障礙、言語語言障礙康復服務領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培養能勝任言語治療師和聽力師等工作崗位。言語康復師(又稱:言語語言康復師),是指使用專業設備對言語、語言障礙者采用定量與定性的綜合方法進行評定,制訂方案,實施康復訓練,跟蹤康復效果,以及提供康復咨詢與指導的專業人員。聽力師是指為聽覺障礙患者提供臨床檢測、診斷、治療、康復、教育、預防等多項服務的專業人員。
就業前景
按國際標準,每10萬人應配備20名言語治療師、5名聽力師。我國約需要言語治療師26萬,聽力檢測師6.5萬名。但目前從業言語治療師、聽力檢測師的人數均不足1萬。據《2015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殘聯發(2016)14號]》截至2015年底,已有殘疾人康復機構7111個,已建社區康復站的社區總數22.2萬個,已建設省級聽力語言康復機構31個,基層聽力語言康復機構961個。據衛生部2015年9月對醫療衛生機構調查數據顯示,醫療衛生機構數達99.0萬個,其中醫院2.7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5萬個,三級和二級醫院分別有2032所和7080所。特殊教育學校數達2000所,但開設個別化言語語言康復的學校較少,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有22.41%的單位尚未掌握和應用言語治療技術。截至2015年,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1.6萬個,兒童福利機構478個,并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推進和"二孩"政策的實施,我國各級各類養老兒童福利機構數量將不斷增加。因此,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學生將有廣闊的就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