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組織建設領域工作了近20年,從沒有聽誰說過哪個領導的溝通能力完美無缺。相反,在我考察過的幾千個360度測評案例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改進建議,就是希望當事人能更有效地和他人溝通。
如何成為一個善于溝通的人?答案很簡單,只需看看千年之前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溝通三要素:Ethos(性格)、Pathos(情感)、Logos(理性)。
Ethos主要指信服力,也就是別人何以相信你說的話。
以寫作這篇博客為例,我在導言部分中有意展示了我的Ethos,而對于喜歡細節的聽眾,可以再強調我有一個溝通學學位。Ethos有時取決于你在一個組織中的地位,不過一般來說,時下領導者主要通過兩方面來有效樹立Ethos:展現出專業水準,表現出正直人格。前者讓人們相信你是這個領域的行家;后者則讓人們相信你不會欺負他們不懂行。
Pathos主要指情感上的影響力,也就是別人何以感覺你說的事情關乎自身。
我在曾經寫過建立情感聯系的重要性及其效力,以及為什么這是構建領導力的關鍵一環。對他人保持專注、主動關心團隊成員的職業發展、對公司取得的進步及做出貢獻的個人投注激情,這些都可以為你在這方面加分。影響員工對領導溝通水平的感受的最重要因素,終歸還是Pathos。
然而,如果別人不理解你的觀點或你導出結論的過程,就算你集全世界的權威和同理心于一身,也沒什么用。
Logos(邏各斯)指以理服人的方式。“邏輯”(Logic)一詞即由此而來。
領導者經常依靠強大、清晰的邏輯觀點引導事情的走向,因此他們很重視戰略思考、問題解決和分析技巧。有些人依靠直覺行事,眾所周知,喬布斯就希望大家認為他是這樣。但大部分領導者需要用清晰明了的分析支持他們的決策,因此,只有當公司出現的問題能從數據分析中反映出來時,他們才感到最踏實。注意,擺出事實不等于講清道理。在發言時多說完整句子,你的表達或許能更清晰。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有條理、有重點地利用這些事實來證明某項行動的必要性。如果總能用事實說話,我們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可惜實際并非如此。高效的領導者明白,必須澄清結論與數據和分析過程間的聯系,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是十分值得的。
這三條溝通法則相輔相成,例如,你可能很重視從數據和理性分析(Logos)中得出結論,從而樹立在某個專業領域中的權威形象(Ethos)。優秀的溝通者需要兼具三個要素,不過,在其中一方面有所提升,也會改善你的溝通能力和領導力。把三者結合起來則是成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