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 / 跨過表面的簡單審美來欣賞照片的價值
關心人的攝影和紀實攝影的社會價值
當代審丑文化對攝影創作的影響
私攝影的道德評判和傳播意義
尋找好看的照片和有價值的照片之間的平衡點
第二部分 / 學會用不同攝影語言來表達同一創作主題
布列松以及他的決定性瞬間
反決定性瞬間
擺拍的攝影美學——導演攝影與當代藝術的跨界
如何用攝影類型學來進行創作
第三部分/ 攝影大師的成功秘訣以及得獎作品之道
人類學、社會學與攝影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學會如何用一組照片來敘事而不是只會拍攝單幅照片
從景觀攝影說起——如何淡化對單一攝影類型的迷信
*攝影現狀以及獲獎作品分析
第四部分 / 攝影大師的成功秘訣以及得獎作品之道
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的區別
從造假新聞照片談攝影的道德話題
那些著名的新聞照片背后的人文故事
突然新聞事件攝影作品的時間性話題
第五部分 / 實踐課程部分
一、固定場景擺拍(主題拍攝)
在統一的環境下,進行固定主題的拍攝,比如:漢正街的商販。需要統一攝影語言,強調攝影師控制模特和畫面的能力,這是一個組照訓練。
二、抓拍街頭攝影,掃街(人文紀實)
強調訓練學員對社會生活場景的關注,強調對構圖的敏感性,拍攝前觀看大量經典街頭攝影作品,鼓勵進行臨摹和場景在現。
三、環境人像(加人造光)
學習如何用閃光燈進行人像攝影的拍攝,突出解決環境與人物的關系。
第六部分 / 作品點評
點4次外拍作業,進行全體學員集體觀片,觀看類似題材的大師作品,尋找差距。
推薦攝影媒體,攝影畫廊,攝影網站,策展人,理論家,攝影書籍等實用資訊,方便日后學員進行自學。
整理自己的拍攝作品,制作成PPT,進行講述;學習組照拍攝方法和寫一組作品的文字前言闡述;
尋找一個喜愛的攝影大師,對其作品進行深入研究。